在鹿邑县真源街道老君塔社区,提起49岁的董素灵,街坊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。丈夫去世9年来,她一边打工供儿子读大学,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和患多种疾病的公公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。
88岁的张世良和86岁的张殿来年青时是西北某农场的知青,后回到周口,步入老年后本该安享晚年,但2016年儿子的突然离世,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绝境。遭受打击的张世良不久后瘫痪,大小便失禁已持续3年;张殿来则患有帕金森综合征、糖尿病和脑梗,听力也严重衰退。“那时候觉得天都塌了,要不是儿媳撑着,我们早就不在了。”董素灵的公公张殿来抹着眼泪说。
面对生活的重击,董素灵没有退缩。每天天不亮,她就起床为婆婆换洗尿布、擦身按摩,再出去打零工。婆婆因长期卧床,时常发脾气,董素灵总是轻声细语地说:“娘,咱慢慢来?!比炖?,婆婆从没长过褥疮;寒冬时节,被窝里总是提前放好暖水袋。邻居王大姐感慨道:“亲闺女都难做到这份上!”
为维持生计,董素灵在超市当理货员,还接手工活,最困难时同时打三份工。有次深夜回家,她发现公公正在发烧,便冒雨背着老人去诊所看病,自己却因淋雨得了肺炎。
“儿子的学费要交,爹娘的药也不能断,我不能停下来?!倍亓樗怠H缃?,她的儿子已大学毕业,记者采访他时,他在电话里哽咽道:“妈妈是全世界最坚强的人。”
“在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里,董素灵用3000多个日夜的坚守,让‘孝’字有了最动人的注脚?!绷诰永钕芩怠C娑栽抻?,朴实的董素灵搓着皴裂的双手说:“谁都有老的时候,俺只求问心无愧。”
7月19日早上,记者采访时,董素灵正给卧床的婆婆洗脸,老人突然含糊地说:“孩子啊,娘拖累你了……”董素灵笑着摇头:“娘,咱是一家人。”此刻,小院里弥漫着超越血缘的温情。(记者 侯国防 )